“特殊”里的美
广州市增城区致明学校 江海清
正如《致教师》的朱永新老师说的“书与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而我相信《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是有一本有生命力的书,只有细读、慢杜、品读才能发现里面的奥秘,它值得我去翻阅和学习,它是一本值得我一读再读的好书。在2020年2月这个特殊的时期里,我们居家办公,我们在线上进行教学授课,我也借此时间重温了一本大学时期读过的书籍《窗边的小豆豆》,大学时期读时觉得书本里面创造的教学环境和倡导的教学方式是我所向往的,现在作为一名工作了两年的特殊教育老师来说,却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书中的主角叫小豆豆,她因为在课堂上开关课桌、在桌子上画画、和广告宣传员搭话,甚至和小燕子搭话等行为打扰了课堂秩序,被原学校劝退来到了“巴学园”这所学校。小豆豆看似是一个爱捣乱的孩子,其实她只是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而已。她开关课桌是因为这桌子是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很好玩,她和小燕子搭话是因为好奇燕子为什么在教室旁搭巢,迫不及待想得到答案,这一切都源于她的好奇心。小豆豆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也许就是因为课堂满足不了自己的好奇心,但在“巴学园”的小豆豆却因为独特的上课环境和教学方式能认真学习。“巴学园”的教学是没有科目顺序之分,直接将各科目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开始学习,只要能将完成学习任务,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期间有疑问可以找老师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能在吵闹的环境中学会集中注意力,老师们也能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兴趣、特点、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他们的个性。
还记得自己初来乍到学校时,开学的前一晚,我想象着要如何向学生介绍自己,如何上好第一节课。尽管我的想象是多么的美好,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当我踏进班级,开始一本正经地授课,但我发现学生眼睛根本没有看我、耳朵没有听我的话,我只能不断地让学生坐好、告诉他们眼睛看老师,也因此弄得满头大汗,很艰难地结束了第一节课。当时我沮丧地回到家,认真地想好了自己究竟可以怎么做。第二天,我先开始先和学生们多相处,了解他们的能力水平,熟悉了每个学生的名字,将每个学生的情况、特点和能力水平记录下来,在接下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上课也不再注重知识点的摄入,而是先和学生多相处,熟悉他们,建立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威信,根据他们的需要、好奇心去教授知识,慢慢的,上课也就不再手忙脚乱。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自己了的成长,也看到学生的成长。
“巴学园”里的学生除了“古怪”的小豆豆,还有患小儿麻痹的泰明,侏儒症的高桥等学生。在这个“特殊”的学校里,校长小林宗作先生不会可以去强调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平等的,或者叫同学们之间不要歧视他人,而用了很多种“点子”消除这些孩子因为自己身体的异样而产生的自卑感、羞怯感、自己不如别人的心理,也让同学之间学会接受他人,如运动会设计的比赛项目对他们都有优势的、在学校泳池让学生们不穿泳衣游泳、教室座位是随意坐的等等,让同学们之间自然地接纳对方,成为真正的好朋友。除此之外,还要学会发掘每个学生的优缺点,经常鼓励大家,如在饭堂里每天由学生轮流讲故事,有的学生比较胆小,但小林宗作先生会引导他表达,从讲述自己的一天开始。
我也相信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自己的优缺点,而特殊学生也会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学生闪光点的眼睛,相信能力再差的学生,只要慢慢引导他们去改变,就会有所进步。我的班上有个学生叫小清,是一个唐氏宝宝,他上课的时候也会像《窗边的小豆豆》中的主角小豆豆一样,经常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会趴在地上或者站在窗户边,无法上课,而且经常不听老师的指令,但在老师和同学需要帮忙的时候,他会乐于主动帮忙,我就可以利用这点,在课上让小清多帮其他同学,转移他的注意力,还可以利用小清喜欢画画这点,只要他上课认真,下课就奖励他画画。过了一段时间,小清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也能跟得上我的教学内容。还有小洋,他是一个自闭症孩子,但障碍程度为重度,他和别人很少有眼神交流,而且没有任何语言,听到铃声时还会经常捂住耳朵,抗拒周边的人和事物。但在一次课间,学校给学生发营养餐时,我给了小洋之后,他居然因为打开不了蛋糕的包装纸,走出座位拿着蛋糕需求我的帮助。这让我很惊喜,我相信只要利用小洋的需求,慢慢地锻炼他,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被激发,过程虽然很漫长,但是在前进的路上。
读完《窗边的小豆豆》,我始终相信任何事情都有美的一面。正如和家长交流多了之后,发现她们可以开电动车从一个镇到另一个镇,几个月就报废一辆电动车,只为了让孩子做康复训练;发现她们可以天还没亮就要带着孩子坐公交,兜兜转转地到校车站点,只为了送孩子上学。这个特殊的时期,也会有温暖人心的事:有学生在班群中发着不清晰的音,只为了和自己说一句“老师好”。这些特殊的美,值得我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