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山前洪的积扇形成》说课稿

时间:2024-02-15 23:23:07
《山前洪的积扇形成》说课稿(全文共1579字)

《山前洪的积扇形成》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是来自xx,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地理实验——山前洪积扇的形成。对于本实验,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的教学过程,实验的改进和实验效果评价进行本次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主要从实验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两个方面来说。先看一下本实验的地位和作用:本实验为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中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一课的内容,是在学习河流堆积地貌时所做的山前洪积扇形成实验。河流的堆积地貌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是流水对地表形态塑造的一种体现,不仅对前面水循环不断塑造地表形态是一个很好的阐释,也为后续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而通过对山前洪积扇形成过程的模拟,可加深学生对河流堆积地貌的理解。河流地貌的发育,本课的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而本实验也很好的印证了流水这个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可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来分析。先看一下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学生通过前面水循环及内外力共同作用知识的学习,对侵蚀,搬运,堆积,三角洲等概念念并不陌生,但是许多学生对河流地貌的认识仅停留在知道的水平。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由于河流地貌的发育,其抽象程度较高,让他们仅凭教师呈现的一幅幅地貌图片去想象河流地貌的发育是很难的,本实验通过模拟山前洪积扇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冲击,可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实验目的

通过模拟山前洪积扇动态过程,帮助学生了解洪积扇的形成,认识洪积扇的形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做完演示实验后,设置学生们的分小组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现象,探究地理原理规律,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两方面的地理核心素养。

四、实验器材

一个塑料土簸箕,一个水管,10斤潮湿的沙土(备用),一个计时器和一块干燥的毛巾。

五、实验原理

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成为洪积扇或冲积扇。

六、实验的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出示山前洪积扇的图片,提问大家这属于什么地貌景观,成因是什么。学生一般都会回答山前洪积扇,成因是河流堆积。紧接着问:你亲眼目睹过山前洪积扇的形成吗?因为山前洪积扇的形成需要特定的地点和特定的条件,生活在华北平原的我们多数不曾见过,这是学生的反应一般是摇头或沉思,这时我们可以在学生对山前洪积扇形成的想象中开始本次实验。对实验步骤进行讲授。

2.讲授新课

出示本实验需要探究的四个主要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

(1)观察山前洪积扇的形态?

(2)观察山前洪积扇的泥沙来源?

(3)观察坡地上地表形态的变化?

(4)简述山前洪积扇的形成过程。

接着将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土簸箕平放在桌面上,开口正对着学生

第二步:将潮湿的沙土堆积在土簸箕中,如图示成斜坡状,不要让土壤溢出(在这里需引导学生思考斜坡状的沙土在自然界充当什么,斜坡下的平坦桌面在自然界充当什么)。

第三步:调试水流速度,大致实验室的水龙头旋转至15度即可(在这里需引导学生思考这里的水流充当自然界中的什么)。

第四步:将水管出水处放在坡顶处一分钟,水管要固定,给学生一分钟记录实验现象,探究最初的4个主要问题。

七、实验的改进要点

课本上的实验是用小米或细沙自书中的缝缓缓倾倒,搬运物质的作用力是重力,与实际流水搬运物质的情况有很大差异,不够贴合实际,给学生的观察思考也带来一定的困难。本实验用真正的流水冲刷坡地,更加客观直接。

八、实验效果评价

优点:本实验贴合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简单易做,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欲,学生不再只是看到静态的河流地貌,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动态感知山前洪积扇的形成。

缺点:本实验整体来说不够严谨,水流的速度没有明确数值,水管也未放到坡顶处,而是距坡顶2厘米左右,实际上除教师设计的探究外,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究,由于时间关系不能一一呈现。

结语: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板书设计:

山前洪积扇的形成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器材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教学过程

五、实验改进要点

六、实验效果评价

《《山前洪的积扇形成》说课稿(全文共157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